9月26日,参加采风活动的作家们在收集创作素材
寻找美丽乡村、游览孙中山故居、品尝中山美食……9月25-26日,“美好生活基层行”中山“小康样本”创作实践基地采风创作活动来到中山,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中山的美丽乡村、红色教育基地和特色镇街,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开展基地第一期采风创作活动。中山的城市风貌、人文底蕴、自然风光给采风团成员们留下深刻印象,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
走进美丽乡村看小康
位于南区街道的寮后村,于元代中叶始建,迄今已近千年历史。村口遗留的古城墙和大量保存完好的侨房碉楼,彰显着独特的岭南华侨历史文化。
中国作协会员、肇庆市作协主席钟道宇此行重点关注华侨文化,寮后村的一景一物他都看得很仔细。“我正计划写一部华侨题材的小说,而南区是著名的侨乡,华人华侨文化丰富。”钟道宇表示,看完《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再来中山走一走,发现中山有许多公园、城市景观、各类文化设施等,充满了人文气息。
天津市作协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尹学芸是第一次来到中山,所见的风貌都让她感觉很新鲜。“中山文明、开放,尤其在寮后村,我们看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美好景象。”尹学芸与寮后村一名大学生村官有过交流,发现他很有想法,相信年轻人将为当地乡村振兴带来发展新活力。
从南区寮后到南朗崖口、左步、茶东,在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中,采风团感受到了中山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现代村庄,百姓生活富裕,环境整洁优美,中山确实担当得起‘小康样本’这个称号。”相比十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山,十年后甘肃省作协原主席马步升眼中的中山,城乡面貌“颜值”更高,绿水青山更美,人文素养也有了质的飞跃。
领略伟人故里人文风貌
中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发祥于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接连两日,采风团游览参观了马应彪纪念公园、詹园、孙中山故居、杨殷故居等人文历史地标,探寻历史文化之美,感受独特人文魅力。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他在一个中西文化急剧交融、碰撞的时代形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故乡中山的影响,这是值得我去关注的。”在孙中山故居,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辽宁省作协名誉主席刘兆林对孙中山文化资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表示希望通过接下来的走访,能从中山高质量小康成果中,挖掘更多相关的现代传承与创新。
中国作协社联部副主任李晓东表示,中山确实是一个具有深厚红色土壤的地方,这也为作家们进行红色经典创作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下一步,中国作协还将会安排一批作家来中山长期驻点创作,讲好中山故事。
记者了解到,本次采风创作活动持续到9月28日,共4天。采风团还在中山温泉宾馆、罗三妹山、五桂山桂南村等地采风创作,由点及面,深入观察中山的发展变迁,从中山全面建成小康的成果中汲取养分、积累创作素材,用他们的艺术眼光和文学创作为高质量小康生活的“中山样本”增添人文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