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医养结合工作专题询问会(摄影:刘捷)
中山市医养结合工作要实现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目标,具体有哪些举措?民办养老机构“星星多月亮少”,如何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居家养老亟待上门服务,主要存在哪些困难?9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就中山医养结合工作开展专题询问,4位询问人和7位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一场“有来有往”的对话,共谋医养结合工作今后的发展良策。
焦点1
□居家养老占主流,如何深化该服务?
■明年底全市各镇街将至少各建成1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中山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本次询问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路铭率先发问,要实现上述目标,中山有哪些具体措施?
市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复,目前中山市27家养老机构共有床位3378张,入住老人1955人,入住率为57.9%。受制于传统养老观念、养老机构难以提供医疗护理及硬件设施等原因,入住率并不高。目前,全市共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69家。市民政局下半年计划出台《中山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到今年底,火炬开发区等16个镇街将建成具备全托、日托、提供康复护理、助餐配餐、医疗保健等服务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个;到2022年底,全市各镇街至少各建成1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在今年计划印发的《中山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中,市民政部门将大力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并探索设立“家庭照护床位”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同时,精准对接需求与供给,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打造多层次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该局将会同民政、人力资源等7个部门出台《中山市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到2022年,全市老年健康服务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基本建立,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显著增加,服务内容、质量队伍和资源都将明显提升,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焦点2
□公办养老机构如何发挥兜底保障作用?
■养老机构康复护理型床位占比将大提升
公办养老机构是老年人进入机构养老的首选,发挥着保障兜底作用。目前中山有21家公办养老机构。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程禹斌提问,中山在强化现有公办养老机构在医养结合方面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方面,有哪些目标和措施?
市医保局负责人表示,截至2021年8月,全市公办养老机构21家,共设床位2655张,入住1393人,入住率52.4%。21家公办养老机构中,18家与就近的医院或社区中心签订医疗合作协议;广弘颐养院等2家公办养老机构已内设医疗机构,可院内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不过,中山公办养老机构也存在服务购买力有限、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合作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形式单一等问题。接下来,市医保局将积极探索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探索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康复治疗等中医药服务,并争取由省级层面出台适合养老机构的按月结算、定期结算等医保结算模式。
市民政局负责人补充答复,该局将大力推动提升养老机构康复护理型床位占比。到今年底,我市广弘颐养院(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的护理型床位占比将达到70%,其他养老机构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将达到45%。
焦点3
□民办养老机构“星星多月亮少”如何解决?
■加大招商引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
程禹斌还关注到,目前中山有6家民办养老机构。有些民办养老机构的硬件条件很好,但是管理服务跟不上,与群众的期望有差距。如何提高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怎么推动民办养老机构由单一养老向医养结合转型升级?
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截至8月底,全市民办养老机构6家,设置床位数723张,入住562人。其中华宇乐颐养院设置床位500张,入住487人,占全市民办养老机构入住人数的86.7%。其余5家设置床位规模较小,入住人数较少。6家民办养老机构中,只有华宇乐颐养院内设门诊部,有3家与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接下来,市民政局将协助民办养老机构与就近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定医疗合作协议或通过服务购买的方式,实现为机构内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引导民办养老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养老机构行业监管,加大民办养老机构的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投资意向的品牌保险公司在中山建立民办养老机构,带动中山养老产业的发展。
市人大社会委委员王长在同样关注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的问题。对此,市发改部门负责人回复,我市将出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鼓励镇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行社会化运作,盘活闲置物业,无偿或低价提供给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同时,积极争取成为国家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城市,探索建立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此外,中山还将修订《中山市养老服务机构资助办法》,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运营。
焦点4
□医养结合供需不对称难题如何解决?
■将提供更多基础性保障性服务
中山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有不少市民反映,他们获得基层医疗服务比较困难,期望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多基础性、保障性的医疗服务。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月荣提问,中山在在这方面主要存在哪些困难?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市卫健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51.21%,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社区家庭医生团队498个,65岁以上签约率为73.74%,这与老年人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医养结合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短板。
接下来,中山卫健部门将依托现有医疗资源,重点为社区高龄、重病、失能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支持发挥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发展老年人护理院、老年康复医院或开设医疗护理型病区,发展康复、安宁疗护等老年医疗护理特色科室。到2022年,全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8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此外,加快“互联网+护理”、互联网医院等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医疗服务。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财政下一步将加强养老经费投入力度,财政每年投入超5000万元落实养老政策。进一步加强财政对医保基金的补助力度,从2022年起财政年补助医保基金将超10亿元。此外,中山用于社会福利的彩票公益金将按不低于55%的比例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针对医养结合队伍建设,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拓宽进修培养渠道,实施“南粤家政”工程,组织技能比赛、优秀护理能手评选等方式,有效激发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市教体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山校区、中山市现代职业学校等院校开设了健康养老服务管理、康复照护等专业,但中山在医养人才培养使用方面还存在不足。接下来,市相关部门将通过研究开设医学专业院校,增加医护专业师资等措施,壮大养老医护专业人员培养规模,提高培养质量。